深湧——越來越好奇

With its traditional hamlets, old woods, setting in a basin ringed by hills within Sai Kung Country Park, Sham Chung should be one of the jewels in the crown of wild Hong Kong. Instead, it has suffered environmental vandalism, and is currently at the centre of a dispute between conservationists and would-be developers. Though the situation just might turn ugly, there’s also ample opportunity for beneficial schemes.

Sham Chung 1988

            就像沙羅洞和許多其他以前的稻米種植區一樣,深湧的困境可以追溯到建立郊野公園的時期,村莊和田地被排除在外,以便村民可以繼續他們的農業生活方式。農業很快就變得無利可圖,隨著人們搬到城市,甚至移民,許多村莊被空置。

            毫不奇怪,開發商看到了這些老村莊地區的機會,並開始購買土地和房產。新鴻基購買了深湧的大部分土地,以開發高爾夫球場。但當新鴻基準備建造球場時,香港的環境法規似乎正在收緊。該公司沒有直接接觸該課程。

            相反,當 1998/1999 年以前的稻田被清理時,據說大部分工作都不是由新鴻基地產完成的。一個組織甚至租了部分土地,為貧困兒童創造一個有機農場。

            我此時造訪該地區,看到的是大片裸露的土地,曾經是沼澤地——深湧曾被評為香港第五大淡水濕地,但現在大部分已被毀壞。我看到了有機農場,有一個木門和一個標誌,但這似乎從未被使用過,似乎從未被貧困孩子參觀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高爾夫球洞被創建了——也許是新鴻基創建的,我不確定。但後來,它們也沒有被使用。 「有機農場」和高爾夫球洞幾乎被廢棄。看來濕地的破壞是毫無意義的。

            但深湧不能再陷入困境,因為事關重大。 「村民們已經在紙上將土地賣給了開發商,」綠色能源科學研究與保護負責人程望說。 「但他們還沒有收到他們所承諾的一切。而新鴻基仍然非常熱衷於開發高爾夫球場,或者住宅度假村。” 

Sham Chung 1999

This spring [2004], it seemed several villagers – all but one of whom no longer live at Sham Chung – were intent on going it alone with developments, maybe making Sham Chung a place people could fish, play golf, ride bikes. Sun Hung Kai said it was renting them the land; a villagers’ representative denied this. Other villagers – including one of the two men who still live there  – were opposed to these schemes; they didn’t want to see trees torn up, streams damaged.

深湧更受到自然保護人士的關注。 1999年,嘉道理農場的兩位魚類專家救出了202條天堂魚;此後的研究表明,這些是科學上的新物種:香港天堂魚,只有香港才知道。博物學家團隊發現了在深湧倖存的天堂魚,並記錄了多種其他野生動物,包括棕色魚鴞,一種在香港罕見的巨大貓頭鷹。

參與調查深湧的志工之一、西貢觀鳥者黃沾表示,他擔心一些村民可能計劃非法出售天堂魚,甚至可能會設置圍欄,阻止人們輕易進入深湧。 「如果有高爾夫球場,參觀的人就會減少,許多物種就會消失,而且還會出現污染,」他說。

雖然黃反對在深湧進行開發,但生態旅遊計畫肯定有空間,可以造福村民、新鴻基地產以及這個美妙的地方及其野生動物。這些房屋可以改造成舒適的住宿、餐館,甚至是一個「活的」博物館;至少可以恢復一些濕地,建造自然步道,鋪設自行車路線。地段理想,時機似乎成熟,但新鴻基地產和支持發展的村民願意嗎?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